3·15特辑 | 奔驰9AT变速箱 摇篮中的危机
摘要:奔驰的9AT隐患可大可小,惯性“抠门”的奔驰能否投入成本寻求解决之道?
文 | 佟洋 郑森胜
汽车行业就像一场“军备竞赛”,在以数据为尊的标准下,技术的前沿性先行于稳定性,成为企业与消费者的“潜规则”。
豪华品牌更是如此,继奔驰GLC之后,奔驰C级成为9AT变速箱的又一集中投诉车型。
9AT变速箱异响
国家质检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(以下简称DPAC)的统计数据显示,2018年2月,北京奔驰的投诉报告达40条,所涉车型相对集中。在23条C级缺陷投诉中,有22条来自传动系。奔驰自主研发的9AT变速箱成为投诉焦点。

数据来源:国家质检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
有关奔驰C级9AT变速箱的投诉,主要表现为起步时,变速箱发出“咚咚”的声音,在重载情况下,低速加速时油门踩得比较大,也有可能出现类似声音。此外,在2-3档的低速区间,奔驰C级的平顺性欠佳。
从数据上看,在DPAC的统计系统中,相比东风本田2月份1855宗投诉(其中针对CR-V的投诉就达到1486起),北京奔驰的投诉量并不突出。
在车质网投诉平台上,截至求是汽车发稿,有关奔驰C级变速箱达到11条。即使部分用户使用其他投诉平台或直接联系4S店进行交涉,相比东风本田、广汽本田、长安汽车等真正投诉“重灾区”,奔驰C级的投诉情况姑且不算严重。

2018年3月,截至发稿,车质网有关奔驰C级变速箱的投诉
然而,参照搭载7速干式DSG变速箱的速腾1.4T,2010年上市发布、2012年问题扩散、2013年登上央视315晚会的时间节奏。2015年11月,这款9AT变速箱在奔驰GLC上首次实现应用,两年后频频出现问题,对奔驰来说实在不是好兆头。
脱档频发不召回
资料显示,奔驰的9AT变速箱采用了纵置布局,能够承受1000N·m的最大扭矩,官方资料称“故障低、耐用”。

奔驰GLC
然而,一系列GLC“脱档门”事件,让奔驰9AT变速箱面临非议。
有用户称,自己的奔驰GLC 260在发动机故障提示后,车辆在行驶中从D挡跳到了N挡,直至自己停下,且在此过程中无法换挡,重新熄火后才能恢复正常。
此外,一名义乌的奔驰GLC车主用行车记录仪拍下,自己的GLC在小区正常行驶时,变速器突然脱挡,且伴随巨大的噪音和抖动。随之,来自全国各地的奔驰GLC用户反映了同样遭遇。
在部分汽车论坛,也有用户反映,虽然此前没有经历脱档,但经过自行测试,在“运动加”模式下,GLC极容易出现抖动及脱档现象。
据了解,“拖档”和“脱档”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。
“拖档”是指车辆在行驶中,档位与实际情况不匹配,分低档高速和高档低速两种情况。而“脱档”指汽车在行驶中,变速箱从某一个档位自动脱回空档。脱档也称跳档,是由变速箱自身问题引起的,对变速箱的损害非常大。
有用户联系奔驰4S店,4S店回应称,该故障属于奔驰GLC的变速箱程序问题,需要将德国奔驰提供的软件包安装在用户车辆,等待问题再次出现时读取变速箱数据,明确具体问题后再提供解决方案。

奔驰GLC从未对变速箱系统实施召回
然而,在2016年中期批量爆发的GLC脱档事件,始终没有得到来自奔驰的官方解决方案。迄今为止,在奔驰GLC的所有召回公告中,均没有提及变速箱问题及解决方案。
省一颗螺丝也是好的
国家质检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的投诉数据显示,在豪华车品牌阵营中,奔驰2月份的投诉量遥遥领先。同属奔驰旗下,Smart(精灵)则出现多项发动机故障、烧机油、抖动、亮故障灯等问题投诉。

除了用户投诉量远超对手,奔驰在新车引进中国市场时进行的成本优化,也引起国内消费者诸多不满。
除中国市场外,全球其他所有国家的奔驰C级,全是铝合金车身,而国内无论长轴还是短轴车型,全部简配为钢材。
不仅奔驰C级,GLC同样遭受这一对待。国产的GLC相比海外版车型,整备质量多出了125公斤。除发动机支架外,前引擎盖、车顶、发动机支架,以及后桥上方的固定架,都由海外版的全铝材质更换为钢材,其目的就是降低成本。
对奔驰来说,哪怕节省一颗螺丝甚至一个垫片,也是值得的。
GLC上市后,有不少车主反映,奔驰GLC的车前部会出现异响。自媒体“大飙车”通过拆车发现,水箱支撑架连接处预留出来的三个固定位,仅有两颗固定螺栓和一个螺栓垫片。若长时间行车,这个位置不但会出现磨损,螺栓还会因为颠簸共振而松懈,这就是不少车主反映车前部异响的“祸源”之一。
此前奔驰C级的低频共振异响,也是奔驰对成本控制的严苛导致。车辆右前方保险杠内的涡轮冷却泵,工作时候会较大振动,由于直接用螺丝固定在车架上,震动硬传导到车体,产生了连续的异响。只要在中间连接部分用减震垫片或者橡胶垫连接,异响问题即可得以解决,代价是成本稍有增加。
2017年,在终端销售市场上一路狂飙的奔驰,差点将奥迪拉下马,成为豪华品牌销量冠军。
然而,于细微处见知著,在慢慢扩散的9AT变速箱问题和对成本的过度优化背后,奔驰的品牌是否依旧值得用户仰望,已经画上问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