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:迎接林肯的,将是一个无比漫长的寒冬。毛京波的跳槽,或许并不明智。

林肯汽车 | 寒冬没有屯粮-求是汽车

咬牙坚持了两个月后,林肯终于扛不住了。

近日,多地的林肯4S店发布告知函,对林肯大陆、领航员的售价作相应调整,林肯拒不加价的承诺正式宣告终结。随着仅存的价格优势化为无形,林肯将迎来一个无比漫长的寒冬。

林肯汽车 | 寒冬没有屯粮-求是汽车

林肯经销商发布调价告知函

关税补贴失败告终

价格回调是必然,只是时间问题。从近两月的市场表现看,林肯“自掏腰包”补贴关税一举,成本上不堪重负,刺激效应却并不明显。

林肯官方数据显示,2018年1-7月,林肯在华累计销售28829辆,低于去年同期。7月,实现销售4515辆,同比下滑4.2%。相比6月4350辆的成绩虽略有提升,但在高昂的关税成本压力下,这样的提振幅度几乎可以忽略不计。

对林肯来说,关税补贴明显是一种饮鸩止渴的策略。林肯此前的车型指导价是按15%关税进行核定,中美贸易战的加税政策,导致林肯背负了5-15万元/辆的关税成本。

若能实现销量的大幅提振,这种赔本赚吆喝的“刷单”行为,未尝不是一种策略。可惜事不遂人愿,7月,除领航员、MKC保持增长外,其他三款车型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销量下滑。

林肯汽车 | 寒冬没有屯粮-求是汽车

领航员

有媒体走访林肯在北京的经销商后报道称,库存车辆的轮胎多数为2017年生产的,库存时间已接近9个月。其中,一辆林肯大陆的轮胎生产时间为2017年第16周,其库存时间长达16个月。

销量萎靡导致库存增多,在林肯经销商中并不是个案。为此,林肯方面连续3个月缩减新车进口量,以降低经销商库存。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数据显示,林肯品牌4-5月进口量分别下降29.1%和8.8%,6月进口量不足100辆,上半年进口量同比下降33%。

谁为这个结果买单

在林肯内部,关税补贴策略失利,又该向何人问责?

至少,很难归咎于林肯亚太及中国区总裁毛京波。毕竟,从6月7日宣布任命,7月16日正式生效乃至现在,到任已一个半月了,毛京波都未曾在公开场合露面,为林肯发声。

林肯汽车 | 寒冬没有屯粮-求是汽车

林肯亚太及中国区总裁毛京波

将失利的罪名,扣到毛京波的老同事李宏鹏头上,也极为牵强。6月初,福特中国公布,长安汽车与福特汽车将联合组建新的“全国销售服务机构”,取代原有的长安福特汽车有限公司销售分公司,于2018年7月1日正式运行,由李宏鹏和曹振宇出任总裁和执行副总裁。

在媒体看来,这个新组建的“全国销售服务机构”,目的是整合长安福特、江铃福特和福特品牌进口车的渠道资源。虽然林肯品牌同属福特旗下,但李宏鹏负责的“全国销售服务机构”,并不包括对林肯的渠道整合。

不可否认的是,在国内豪华车市场,林肯品牌的竞争力,已经非常低。

且不说奔驰、宝马和奥迪所属的一线阵营,林肯甚至无法进入由凯迪拉克、雷克萨斯、捷豹路虎和沃尔沃主导的二线阵营。

凯迪拉克、雷克萨斯销量历来稳健,林肯与之没有可比性。捷豹路虎即便7月销量同比下滑46.7%,其业绩超过林肯近40%。经销商问题频发的沃尔沃,销量也超林肯一倍有余。

定位失准品控失常

是什么,导致了林肯在华业绩的止步不前?定位,或许其中一个缘由。

林肯在售的五款车型中,最低配置的MKC,其售价也达到27.58万元,这款基于福特翼虎平台的延伸车型,在与奔驰GLA、宝马X1和奥迪Q3的竞争中,几乎没有任何优势。

林肯汽车 | 寒冬没有屯粮-求是汽车

林肯MKC

选用福特蒙迪欧底盘,配备传统2.0T发动机和6AT变速箱的林肯MKZ,没有四驱、没有纵置发动机、没有双叉臂悬挂……仅有的,是造型与配置。

当然,事无绝对。林肯MKZ的独特属性,一度推动了林肯品牌整体销量增长。

由于林肯品牌对线控技术的开放,Dataspeed公司与福特汽车合作,推出基于线控油门、线控转向和线控制动的ADAS KIT工具包,林肯MKZ成为自动驾驶研发团队最理想的实验车型。据悉,包括景驰科技等公司,都选用了林肯MKZ进行测试。

林肯汽车 | 寒冬没有屯粮-求是汽车

景驰科技使用林肯MKZ作为测试用车

然而,随着资本领域的遇冷和造车新势力的崛起,中小型自动驾驶研发团队在国内的融资情况并不乐观,再加上现有团队的实验用车需求已基本饱和,林肯MKZ特有的定向销售渠道正在逐渐关闭。

如果说,开放的线控系统是林肯的一项已经淡化的优势,不稳定的产品质量,则是林肯面向终端消费者的最大劣势。

林肯汽车 | 寒冬没有屯粮-求是汽车

​车质网上的林肯车型投诉

车质网上有关林肯的投诉,以发动机无法启动、油门故障、异响问题居多。据报道,无法启动的根本原因是车辆极易亏电,极易亏电则由电控尾门控制模块漏电导致。如此严重的电气系统设计漏洞,却迟迟未能解决。

大问题不息,小毛病不断。在林肯车主的投诉中,还包括玻璃开裂、天窗异响、车身生锈、座椅故障、饰件脱落等。

在与之不符的定位和饱受诟病的品控下,9月1日起执行的价格上调,对林肯的业绩无疑是雪上加霜。在中美贸易战且看不到尽头之际,毛京波最大的指望,只剩首款即将国产化的Aviator(中文名飞行家)。官方资料显示,这款车型“最快将于2019年上市”。

没有囤粮的林肯,将如何熬过接下来的一年半?